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每年的4月26日是世界知識產權日。隨著我國個人申請國際專利人數的日益增多以及中國企業走出去步伐的加快,專利翻譯行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行業目前存在哪些發展困境?又正在如何進行突圍?
根據統計,去年我國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專利合作條約》框架下共提交專利申請2.56萬件,比2013年增長18.7%,是全球唯一實現兩位數增長的國家。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專利產出總量最多的國家,僅華為一家公司,每年就有3442件專利申請。如此迅猛增長的專利數量,使得專利翻譯行業日益引發關注。知識產權出版社副社長李程告訴記者,目前行業存在專業翻譯缺乏、人才培養跟不上等問題。
李程副社長指出,因為知識產權是對它的發明創造的一種壟斷權,所以他的這個翻譯的質量直接關系到這種壟斷權是不是能夠有效的實施。比如說一項產品,如果它把它的翻譯的名詞錯誤了,那有可能會導致它的保護范圍或者保護對象就不對了。以現在的市場來看,翻譯的譯員他的水平參差不齊,真正的又具有理工科背景、同時又有法律知識、又具有文學的知識或者語言能力的,是比較缺乏的。導致專利就是在國外申請的時候不容易被理解,還有可能會出現一些錯翻、漏翻這種情況。
更有甚者,通過翻譯公司、中介公司的層層轉包,從而出現終端譯員越發低齡化、非專業化的趨勢。市場混亂亟待解決,行業自身也在探索。知識產權出版社近日推出一款“I譯+”的在線翻譯平臺,意在打破中間環節,實現申請人和終端翻譯的直接對接,并通過專業的翻譯輔導,實現專利翻譯質量和效率的提高。不過,業內資深專家、北京漢德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合伙人莊一方認為,目前高校翻譯專業教育存在偏重文學、同一化培養的傾向,這與多元化的社會需求并不相符。
所以我國高校及相關行業主管部門應該大力培養專利翻譯人才,解決供需不平衡的現狀
![]() |
||||
杭州翻譯公司,杭州翻譯公司哪個好,杭州翻譯公司收費標準 | ||||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197號 浙ICP備15039916號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