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米蘭世博會是繼2010年上海世博會之后的又一大型世界博覽盛會,其主題為“滋養地球,生命的能源”,聚焦農業、糧食和食品三大領域。
隨著2015年世博會大幕開啟,意大利時尚之都米蘭再次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27日,中新網記者專訪了中國駐米蘭總領事王冬。王冬表示,本次米蘭世博會體現了中意合作的積極現狀,目前中意關系呈現出井噴式發展,兩國進入互利共贏的新階段。
“因為米蘭和上海是姊妹城市,所以本次世博會對中國又多了一層特別的意義”,王冬介紹說。從規模上講,上海是大規模世博,米蘭相對來說比較小巧:上海世博會面積5.28平方公里,米蘭是不到2平方公里;上海世博迎接了7300萬觀眾,米蘭世博預計迎來2000萬觀眾。但共通的是,兩屆世博會都很受歡迎,國際社會也高度重視,高質量參展。
中國在本次米蘭世博會有國家館、中國企業聯合館和萬科館三個自建館參展,總面積達6700平方米,如此規模在參加世博會歷史上尚屬首次。除了體現出中國對于本次米蘭世博高度重視以外,自建館也是中意共同設計、共同制造的成功合作典范。
圖為中國駐米蘭總領事王冬
談及中意合作、中意關系,王冬深有感觸,她說,意大利既是古絲綢之路的終點,也是“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海上絲綢之路”的交匯點。中國積極倡導“一帶一路”和“亞投行”建設,為包括意大利在內的歐洲各國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王冬用了幾組數據來概括中意關系發展的大好趨勢:
今年是中意建交45周年,又是中國與歐盟建交40周年;
去年是中國與意大利建立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10周年;
2014年下半年,李克強總理訪問意大利,簽下100億美元大單;
中意貿易額去年增幅達到10%,兩國間企業交流、中國投資飛速增長。這種種數據都顯示出中意關系所擁有的良好基礎。
“我來到意大利之后,感受很深的一點是意方對于同中國交往那種發自內心的熱情,做生意當然是一方面因素,但更重要的是中意間天然存在一種很好溝通的情結”,王冬說。
近年來,中意兩國的合作進入互利共贏的新階段,王冬用了“井噴”一詞來形容中意關系的發展現狀,她認為,意大利在時尚、科技、工業制造,文化等方面擁有獨到的經驗,此外,中國政府提出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號召,正好非常契合意大利的現狀,意大利在創新和創業上的諸多優勢也值得中國學習借鑒。展望未來,中意關系一定會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更上一個新臺階。
![]() |
||||
杭州翻譯公司,杭州翻譯公司哪個好,杭州翻譯公司收費標準 | ||||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197號 浙ICP備15039916號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