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翻譯專業教育模式,
培養新時代高層次翻譯人才
——翻譯專業學位博士研究生培養調研座談會綜述
黃友義 楊平 邢玉堂 中國外文局/中國翻譯協會
2022年9月13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印發《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2022年)》和《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管理辦法》,將翻譯專業列入文學學科門類專業學位類別,不僅可授予翻譯碩士專業學位,還可授予翻譯博士專業學位,標志著我國從本科到碩士、博士完整的翻譯專業教育教學體系基本建立起來。這是我國翻譯學科與翻譯專業教育發展的里程碑。
2020年,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印發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方案(2020—2025)》明確指出,專業學位類別設置的基本程序之一,是由“相關行業產業主管部門、行業產業協會和學位授予單位提出建議”。中央關于翻譯人才隊伍建設的規劃也將中國外文局及其主管的中國翻譯協會列為規劃落實的主要責任單位之一。在此背景下,2022年11月3日和9日,中國外文局、中國翻譯協會和全國翻譯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在北京分別舉行了兩場翻譯專業學位博士研究生培養調研座談會,結合國家戰略和翻譯專業用人需求,就翻譯專業學位博士研究生培養工作開展深入調研。座談會邀請到來自全國人大、全國政協、中聯部、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文旅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日報社、重慶市外辦、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外文出版社、商務印書館、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長江三峽集團、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中國商用飛機公司、中電金信數字科技集團、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傳神語聯網網絡科技公司等18家中央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的代表和專家,重點圍繞“高層次翻譯人才應具備的能力素質”和“對翻譯專業學位博士研究生教育在培養目標、培養方案、培養機制等方面的意見建議”兩個方面的內容進行研討交流。
一、高層次翻譯人才應具備的能力素質
兩場座談會的調研對象均來自翻譯實踐一線用人單位。在兩場調研過程中,與會代表對翻譯專業學位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定位具有廣泛共識。大家一致認為,面對中國社會發展,各單位對實踐型高端翻譯人才都有需求,都非常支持將開設翻譯專業學位博士研究生教育,培養高層次應用型翻譯領軍人才作為一項國家戰略。與會各方就“高層次翻譯人才應具備的能力素質”提出以下觀點:
(一)良好的政治品格
翻譯工作是對外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重要橋梁,對于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敘事體系、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因此,與會各方都將具備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保持鮮明的政治立場、嚴守國家機密、具有高度的思想政治覺悟和政治敏感度作為高層次翻譯人才應該具備的頭等素質和必備條件。其中有些單位的發言代表還提到應具備在國際交往中的斗爭精神和斗爭能力,敢于直面并回擊造謠抹黑中國形象的言論,闡明事實真相。
(二)精湛的翻譯能力
掌握扎實的中外雙語或多語翻譯技能,具備翻譯與語言服務相關行業的專業知識,是翻譯人才應具有的基礎素質。高層次翻譯人才不僅要能靈活實現雙語或多語間的轉換,還要能夠參與重大翻譯任務、勝任重要翻譯工作,具有大量語言服務實踐經驗,有能力解決在實際翻譯工作中遇到的難題。
出席座談會的絕大多數人員強調,當前亟需培養能夠使用融通中外的語言構建中國國際話語體系的人才,提高中譯外翻譯能力十分重要。這是當今時代翻譯領域的一個明顯特點。
?。ㄈ┛缥幕瘋鞑サ哪芰?/p>
在對外話語傳播中,中國故事不僅要通過翻譯“走出去”,更要“走進去”,只有用外國人愿意聽、聽得懂的方式進行翻譯,才能對其觀念、情感、價值和行動產生影響。與會人員認為,在多元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能夠擺脫本土思維的局限性,實現跨文化話語體系轉換的能力是高層次翻譯人才應具備的一項重要素質,具備這項素質不僅需要掌握傳播策略技巧,還需要在中國和語言對象國的基本國情、風俗文化、基本國策等方面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和準確理解能力,能夠在不同話語之間找到共同點、交匯點、共鳴點,從而達到交流傳播的目的。
?。ㄋ模I領域的知識儲備
國家話語的對外傳播是個系統性綜合性工程,從傳播內容看可以細分為政治、經濟、文化、法律、醫學、科技等多個領域,每個領域都有其自身的術語、概念、范疇和表述,這些集合起來方可全面反映一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方式、民族文化傳統和時代精神氣象。因此,掌握這些領域的專業知識是通過翻譯準確對外闡釋中國經驗、中國智慧、中國方案的必要前提,也是實踐型、應用型高層次翻譯人才的重要特征。翻譯人員因專業知識儲備不足而需在工作崗位上進行二次培養后才能勝任崗位要求,是目前各專業領域普遍存在的現狀。
(五)廣闊的國際視野
任何行業在發展進程中都不可避免走向國際化,尤其是當今世界文化的多元化發展使得國家間的交流和合作日益頻繁,步入國際化的步調將越來越快。在這個過程中,高層次翻譯人才只有具有廣闊的國際視野,才能夠接觸到世界最前沿的學科知識,在國際化背景下按照國際事務的運行規律,參與推動相關行業產業順應時代發展,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實現突破性進步。
(六)對翻譯技術的掌握
科學技術特別是翻譯技術的發展,對語言服務行業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在許多大規模翻譯項目中,只有充分依靠新技術的幫助,才能更好地提高翻譯的質量和效率。因此,掌握翻譯工具和相關技術也已成為高層次翻譯人才必備的素養和技能。
除以上意見比較集中的6種能力素質外,與會人員結合各自單位實際情況也提出了一些比較有參考價值的觀點,如高層次翻譯人才要具備終身學習能力,以實現專業知識素養和技能水平與時俱進,持續提升;要有正確的受眾意識,多從受眾角度考慮問題、進行翻譯,了解受眾的語言習慣、思維習慣、文化背景等,避免譯文在受眾中產生誤解或者不好的意象;在掌握現代中外語言歷史文化的同時,還應對中外古代語言和傳統歷史文化有所了解和掌握,通過追溯古典語言和歷史文化的源頭,理解現代語言中的難點概念及其所承載的思想文化;要在行業內發揮領軍作用,管理和協作意識同樣必不可少。
二、對翻譯專業學位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具體意見建議
調研座談會與會人員就如何推進翻譯專業學位博士研究生教育提出以下具體意見建議:
(一)生源選擇方面
1)要求具備一定的翻譯實踐經驗
翻譯專業學位博士研究生招錄人員應具有一定年限的相關行業實踐經驗,如具有實際工作經驗的翻譯碩士專業學位的優秀畢業生、政府機構從事外事工作的中高級人員、企業專(兼)職翻譯人員、從事翻譯專業教育的青年高校教師等,在遴選過程中可將具有副高及以上相關專業技術職稱或通過全國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二級及以上等技能水平類評價標準作為優先招錄的依據。
2)吸收有國外工作或留學經歷的人員
在國家經濟和行業產業日益國際化的過程中,需要一批具有國際視野、熟悉國際規則、精通國際事務運行規律的領軍人才發揮更大的作用。在招錄過程中,可吸收留學歸國人員或有海外工作生活經歷的人員攻讀翻譯博士專業學位,也可考慮招錄一批知華友華、本領過硬的外籍人士作為培養對象。
3)鼓勵非語言專業人員報考
翻譯專業學位博士研究生培養要堅持突出專業性,為此,應鼓勵能夠在國家發展和戰略大局中發揮突出作用的重點專業領域中非外語專業背景的人員報考,以滿足國際交流、國際傳播對于復合型翻譯人才的需求。
?。ǘ熧Y隊伍建設方面
1)培養院校教師應具有大量的翻譯實踐經驗
高校在翻譯專業學位博士研究生培養過程中依然需要發揮主體作用,高校內部的翻譯專業學位博士生導師應了解語言服務行業和翻譯市場的要求、運作方式和發展趨勢,具有大量翻譯實踐經驗。同時,為了打造一支滿足教學需求的師資隊伍,對于從事翻譯專業學位教育的教師,要改革評價體系和評價標準,破除以論文發表為唯一標準評價教師的做法,將教學案例編寫、翻譯項目實施、行業產業服務等教學、實踐項目成果納入教師考核、評聘體系,引導教師向專業型實踐型發展。
2)行業業務骨干進入導師組
翻譯專業學位博士研究生的師資不能僅僅依靠高校內部的博士生導師,應探索建立導師組制度,推動兩院院士、國企骨干、行業領軍人物等進入導師組并參與到翻譯專業學位博士研究生培養的全過程,實現翻譯專業學位博士研究生翻譯水平和專業技能的雙提升。
3)吸收國外導師
在翻譯專業學位博士研究生的培養方面,國外相較于國內更為成熟,可考慮吸收一部分在翻譯專業學位博士研究生培養方面具有豐富經驗的國外師資或國際知名企業的專業人員加入導師組。
?。ㄈ┡囵B模式方面
1)用人單位和院校聯合培養
推進行業產業界用人單位和培養院校建立機制化的產教融合聯合培養模式,發揮各自優勢共同制定培養方案、教學課程和考核評價標準,持續共享資源。鼓勵用人單位制定定制化人才培養計劃,將人才培養與用人需求和行業難題緊密對接,以需求和問題為導向增強通過翻譯專業學位博士研究生教育培養行業領軍人才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鼓勵院校、用人單位搭建機制性合作平臺,以翻譯項目為支撐開展聯合培養。
2)國內外聯合培養
國內外聯合培養將更有利于引導翻譯專業學位博士研究生教育培養出國際化應用型翻譯人才。一方面可建立國內外院校在翻譯專業博士培養上的合作機制,引入國際上先進的教學經驗和手段,另一方面也可推進國際知名企業或國內單位的海外機構與國內培養院校開展聯合培養,在國際事務中提升翻譯專業博士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安排實習實踐機會
推動培養單位和行業產業之間的人才交流與共享,策劃或對接國家、部門、地方各專業領域中的重大翻譯任務,保證翻譯專業學位博士研究生在培養過程中有在行業產業鍛煉實踐或主持行業產業課題研究、翻譯項目實施或項目策劃研發的機會,使翻譯專業學位博士研究生在獲得學歷學位的同時,取得相關行業產業從業資質或實踐經驗,提升職業勝任能力。
?。ㄋ模┱n程設置方面
1)增強課程內容的政治引導性
按照三部委聯合下發的翻譯人才隊伍建設五年規劃有關要求,將《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多語種版本、中華傳統文化、黨史國史等內容納入到翻譯專業學位博士研究生課程設置中,綜合運用領導人講話、重要會議文件、黨政文獻和白皮書等多語種素材作為教學內容,引導翻譯專業博士在學好外語的同時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了解國家政策和國情。
2)分專業分領域開設課程
翻譯天然具有跨學科性質,翻譯人才的培養單靠外語學科本身是難以完成的。翻譯專業學位博士研究生教育須整合相關學科資源,實現翻譯技能與專業知識的交叉融合。應推動培養院校與行業產業分專業分領域共同開設實踐課程,共同編寫精品教材,為翻譯專業博士多學科分析和解決問題提供強大理論支撐,實現翻譯專業博士“職業化”“應用性”“專業性”的培養目標。
3)重視非通用語種人才的培養
當前我國非通用語種人才青黃不接、后繼乏人的問題依然比較突出,翻譯專業學位博士研究生教育應重視培養非通用語種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語種的高層次翻譯人才,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
(五)評價機制方面
1)注重對實踐階段的考察
已經建立聯合培養關系的行業產業機構和培養院校,應共同制定培養評價標準和考核辦法,翻譯專業學位博士研究生在實習實踐階段的時長、表現、成果應作為評價的重要內容之一,由導師組依據標準共同進行考核,作為進入撰寫畢業論文階段的前置條件。
2)以翻譯成果替代或部分替代論文
應強化專業學位論文應用導向,翻譯專業學位博士研究生的論文應注重展示獨立承擔特定專業領域工作的能力,并在專業領域推出創新性應用成果,探索將翻譯作品、實踐報告取代或部分取代論文字數要求。
![]() |
||||
杭州翻譯公司,杭州翻譯公司哪個好,杭州翻譯公司收費標準 | ||||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197號 浙ICP備15039916號 |
||||
![]() |
![]() |
![]() |